「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

 

這次想談的是從天競鏖鋒橫跨到動機風雲的天之佛──樓至韋馱(又稱至佛)

老實說至佛的出場我到現在已經不記得了,天競鏖鋒到動機風雲大致上是在延續聖魔大戰的後續,由鬼覺神知、厲族以及正道的構築的中原老實說已經很紛亂,再搭上中陰界的種種事件,可以說有很多豐富的支線,可惜的是太多歹戲拖棚的地方,例如中陰界的王室,還有素還真的中陰界之旅(雖然只有19天可是我覺得我好像看了快一個月啊編劇!)

 

天之佛是第一次聖魔大戰聖的一方,看這個稱號就知道應該是佛界的最高領導,至佛在修行這條路上已經修到了不分色相(不好意思我不是鑽研釋教的,專有名詞我這邊不太介意),簡單來說就是雌雄同體,一開始的至佛有五個化身,PTT裡面有道友非常詳細的敘述,這邊我就不多談,想看的可以去爬文。

既然是最高領導,為什麼在動機風雲最後會被追殺到自裁呢?

 

對外的說法有幾種:

  1. 1.      他滅了花郡(其實我有點忘了名字) (專業點好嗎)
  2. 2.      他生下了質辛
  3. 3.      為了私利屠殺懺罪之牆裡面的原居民

 

在佛教單看第二條就足以嚴厲懲罰,那當時的佛劍跟圓兒就知道,但其實我覺得蓋下止戰之印前的至佛,從大部分的行為上,可以說是真的為了蒼生而行,造懺罪之牆,雖然滅了一整個村落,可是看看後面罪牆被推倒的後果,死的就不只是一個村落,雖然我不是贊成以小成大,但是到現在也有很多做法是採取這種方式來完成,至佛的動機是為了封印天之厲,因此找中陰界交換條件,客觀來說,中陰界幾百年來都受到紅潮之苦,至佛為他們爭取到半天的喘息之機,換天之厲跟質辛這兩個條件,我覺得是正確的做法,雖然做法令人不忍。(參照十九的故事)

 

PTT中討論到至佛在止戰印蓋下後的中二行為,我覺得編劇是想在這邊描寫至佛其實仍不脫人性,至佛的修行除了負業還要保持自身的高潔,在動機風雲有一段至佛和蘊果諦魂的回憶,可以証實這條路的漫長與艱辛,更可以看出來至佛是怎樣堅持走這條路,但就是這樣的堅持,毀掉了之後的自己。

止戰之印蓋下後,至佛完完全全失去了聖魔大戰的記憶,之後由於血傀師的操弄,所有的不潔證據都把至佛推向了死路,如果把角色換做我們,在一天過後一群人把你沒做過的事情通通推到你身上,你卻完全沒有這些記憶,還是得受他們撻伐,是人都會生氣、懷疑、憤怒、悲憤,所以這邊的至佛讓我感到辛酸,原本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天之佛,他做任何事是以天下蒼生為前提,而不是小部分的情懷,他願意背負這些罪業,讓百姓能活得更好,原本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卻淪落到中毒、被朋友背叛、全武林撻伐、佛教追殺,說老實話,是我都會錯亂。

 

這樣的堅持究竟是不是錯誤的?

到底當初的初心是什麼?

所有人都這樣說……我真的是這樣的人嗎?

 

說實話至佛什麼都不知道,到最後最後才明白了過來,在共命棲以天罰自裁,我覺得這邊的至佛不是認罪了,他是放下了,既然有當初的業,他就要承擔他的果,因為這是他的道路,他真的殺了這些人、生下了質辛,就算他只是因為魔氣而生成,但還是從他身體孕育而出的,至佛在最後還是看到了為他奮戰的師弟和質辛,在自裁的心態,也許至佛也累了,我是這樣覺得。

 

不想逃了,如果你們說這是我的罪,那我就盡數承擔,這是我選擇的道路。

擅自揣摩至佛的心理,老實說是因為我不敢再看一次,至佛這條線拖得很長,可事一次看下來真的會讓人抱怨至佛的可惜,寫成小說應該是更美,用演的壞處是還有一些東西沒有交代的完整,例如至佛的心態我們看不到。(演出來應該很累)

 

上面好像都在鬼打牆……樓至是我最近看霹靂最心疼的角色,同一條路上還有緞君衡這條線也很糾心,這段編劇真的編得不錯,尤其是結尾,我喜歡人性化的至佛,讓我覺得更親切、更真實,是人都會感到迷惑,就連佛都得重渡幾次紅塵,樓至自己也說過誕下質辛以讓他動了世俗心,在最後的樓至更有喜怒哀樂這些情緒,雖然我很想稱讚一下編劇,可是其他線就寫得實在是……看這邊就真的會覺得血傀師是混帳想打死他到底什麼時候才會死最好不要讓他太好死……這些東西出現。

 

還欠很多霹靂的東西,至佛這條線是長久以來,從武君、他化兄弟以來讓我看得最動容的一條線,後面接有緞君衡也是感嘆萬分,這篇老實說我功課沒做好,談得很淺很淺,搞不好還錯誤百出,有點亂,可是喜歡至佛的這顆心是不會變的。

 

繼續追下去可能又要寫綺羅生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瓊。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